軟膏劑制備方法與設備選型技術報告

一、軟膏劑制備方法分類與應用

研和法(冷制法)

工藝特點:通過機械研磨實現(xiàn)藥物與基質的低溫混合,適用于熱敏感藥物(如抗生素、蛋白質類)及小批量生產(chǎn)。

關鍵步驟:

藥物預處理:不溶性藥物需過120目篩(粒徑≤75μm)

梯度混合:先與液狀石蠟/甘油研磨成糊狀,再遞加基質至全量

典型應用:激素類軟膏、中藥提取物軟膏

熔和法(熱熔法)

工藝優(yōu)勢:解決高熔點基質(如蜂蠟、硬脂酸)的均勻分散問題,適合工業(yè)化連續(xù)生產(chǎn)。

溫度控制要點:

油相加熱:通常維持70-80℃(需低于藥物分解溫度)

冷卻速率:采用階梯式降溫(每分鐘降2-3℃)防止藥物析晶

創(chuàng)新應用:透皮吸收制劑(如硝酸甘油軟膏)

乳化法

技術突破點:

相轉型技術:通過W/O→O/W相變制備納米乳膏(粒徑可達100-200nm)

溫度同步控制:油水兩相溫差需≤5℃以避免破乳

現(xiàn)代發(fā)展:微流控乳化技術實現(xiàn)粒徑單分散性控制

獸藥滴耳劑軟膏劑乳膏劑生產(chǎn)線

二、制備設備選型指南

5μm真空均質乳化機乳化法

乳狀軟膏劑

三、行業(yè)前沿技術動態(tài)

連續(xù)化生產(chǎn)系統(tǒng)

采用模塊化設計整合熔融-乳化-灌裝工序

3D打印個性化制劑

通過熱熔擠出沉積(FDM)實現(xiàn)劑量定制,適用于兒童用藥

綠色工藝革新

超臨界CO?萃取-制劑一體化技術減少有機溶劑使用

四、常見問題解決方案

氣泡控制:熔融階段采用真空脫泡(-0.08MPa維持10分鐘)

藥物沉降預防:混懸型軟膏添加0.5%-1%氣相二氧化硅

微生物控制:輻射滅菌替代熱滅菌(鈷60照射劑量15kGy)

Go to Top